1. 成果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产业凭借其惊人的增长速度一举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也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新兴战略支柱产业。产业的迅猛发展对各种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17秋季人才供需报告显示,仅重庆电子信息行业的人才需求就达到90757人,比2016年增长近3倍。
职业教育作为产业属性最强、经济联系最紧密的跨界教育,理应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大格局中更有使命担当。虽然我国高职教育实现了长足发展,但课程体系还普遍存在“重学科轻岗位、重专业轻通识、重安排轻选择”等问题,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适应产业发展所需。为此,如何紧跟岗位变化重构课程体系,如何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
2. 成果形成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地处西部唯一直辖市的核心区,在校生25000余人,作为全国最大规模的电子信息类特色院校以及“双高”B档院校,联合龙头企业中兴、华为结成校企战略联盟,借鉴国外先进职教理念和模块化课程开发经验,率先在电子信息类专业开展课程体系构建改革试点。
2007年,依托重庆市重大教改课题《实施模块式课程体系设置与标准化教学质量控制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联合中兴在电子信息类专业开启岗位导向、个性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之路。
2008年,学校成功立项国家示范高职建设单位,围绕学生可持续发展目标,组建结构化师资团队,探索通识和专业教师相互参与课程建设的方法路径,在原有模块化课程体系中有机融入通识模块课程,并在信息安全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三个国家示范专业中深化模块化课程体系应用。
2014年,重庆市重大教改课题《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深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顺利结题。课题对如何深化高职“后示范”建设,尤其是对如何从体制机制、资金资源等方面保障模块化课程实施,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最终形成电子信息类专业“岗位导向·通专融合·个性培养”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方案。
2015年至今,依托国家创新行动计划、“双高”建设计划等重大项目,模块化课程体系在全国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实践、广泛应用,产生了一大批重要成果,形成了重要影响。
地址:重庆大学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邮编:401331 | 联系电话:023-65928180 | 传真:023-65927000